「你活得彷彿注定會長生不死。」
這句話出自大塊文化出版的《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祕密:沒膽玩命,也要拚命挖掘的人生冒險法則 》。
它用直入人心的方式,提醒著我生命的價值與意義。
我們的生活充滿各種刺激,每天都被大量的訊息環繞,如果不是透過刻意練習、保持清晰的視野,很容易就被這些訊息牽著鼻子走。
工作待辦事項、家務事、LINE上朋友傳了什麼、臉書IG又多了哪些資訊,東西太多太滿了,我們覺得很累,卻又無法克制地一直不斷接收,怕自己會錯過什麼,像某種恐懼症一樣的生活著。
我們同時也很會拖延。常常在人生的某時某刻,我們會突然驚覺,應該要做一點對自己有益的事,於是我們打開記事本,列下清單,然後心裡很滿,覺得自己要開始運動、喝水、冥想、閱讀了。
闔上記事本之後,我們又開始在生活中奔走,於是就告訴自己:「我最近有點忙,下個月再開始吧!」
就這樣,我們在忙碌、慌張、拖延之中,反反覆覆著。
--
如果你也陷在這樣的循環中,邀請你看看下面這段文字,同樣節錄自《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祕密:沒膽玩命,也要拚命挖掘的人生冒險法則 》,也許你會獲得一些想法。祝福你。
--
我現在的生活跟過去那個愛冒險的我差很多。凡事都有定時,用身體去冒險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吸引我。家庭生活和有趣的工作給了我過去生活缺少的目標。
儘管如此,為了活得更充實,我時常需要擴展界線、為自己設下考驗。生命可能在各種狀態下都有其意義,我太容易忘記這點。那是我的選擇。
考驗也不一定要多大。一趟短短的滑雪之旅、關心他人、讀一本好書、慷慨待人、陪伴小孩、欣賞藝術、跟街上的陌生人攀談、這些事能夠給人的喜悅和領略的生命意義,不亞於垂吊在世界第一高峰下。有時候,後者跟其他事比起來甚至毫無意義。
在我之前就有很多人說過,重要的不是找到生命的意義,而是找到生命各種不同的意義……藉由留心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刻當下。
探險家很少談到一種美妙的經驗,或許那對他們來說太顯而易見—當你貼近大自然生活,一步接一步接著千千萬萬步把自己累到精疲力盡時,通常會感覺生命變長了。
我在奧斯陸和在其他城市遇到的人,很多都覺得生命苦短,尤其是上了年紀之後。我認為那有點悲傷。
在我看來,們把物理學和自己的感知混為一談了。跟物理學比較起來,感覺時間的流動其實跟人體神經系統對外界的感知更為相關。
兩千年前,哲學家塞內卡(Seneca)寫下時間在情感層面上給人何種感受的睿智觀察:「你活得彷彿注定會長生不死。」他接著描寫人是如何透過他人而活著,從來不曾是自己生活的中心。
我們對手中的時間漫不經心。人守護自己的財產和社會地位,彷彿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,卻對我們明知有限的時間粗心大意。
存在這世上的人「為生活奔走,為了對未來的渴望和對現在的厭倦而煩惱」。生命將盡時,「可憐的人發現自己奔走了一輩子卻一事無成,但已經太遲。」對塞內卡來說,惡夢成真就是:到死都在忙碌,子孫卻在你身後享樂。
塞內卡在這裡當然太過簡化,但我確實同意他說的,如果不虛擲時間,我們就不會覺得生命苦短。這裡要說的是活在當下,盡可能避免透過他人或科技而活著。
-
以上文章出自本大塊文化出版,厄凌‧卡格的第三本書《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祕密:沒膽玩命,也要拚命挖掘的人生冒險法則 》(Philosophy for Polar Explorers),經出版社同意後將部分書摘分享給大家。